·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核雕专业委员会成立暨揭牌仪式
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核雕专业委员会成立暨揭牌仪式
宋水官大师致辞
2017年2月24日下午在北京市西城区锦什坊街35号1102会议室举办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核雕专业委员会成立暨揭牌仪式。 中国文联、中国民协相关领导,苏州市文联、苏州市吴中区文联、苏州市吴中区香山街道党工委等单位领导,核雕专委会成员,全国文化界专家学者、文化产业企业负责人等出席本次活动。
宋水官大师接受人民艺术网总监陈琼的专访
·
中国民协核雕专委会成立暨揭牌仪式。首批核雕专委会成员共50余人,分别来自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、以及浙江省、安徽省、山东省、江西省、四川省、辽宁省等地,工作机构设在苏州市吴中区舟山村,首任主任为中国非遗项目(光福核雕)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宋水官。
中国民协核雕专委会成立暨揭牌仪式上,国家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孙建君以非遗专家身份,就民间艺术在当下传承的特点与走向进行了剖析,为核雕专委会指明了工作方向。
今后,核雕专委会成员将以“中国民协核雕专委会”为平台,推动研究、交流,凝聚和延续“核”心力量,努力攀登民艺高峰,谱写中国梦的核雕事业新篇章。
中国民协核雕专委会与江苏省吴中中等专业学校签署“核雕传承班”项目仪式,携手共同探究核雕传承之道。
与会专家学者等参加“手艺太湖、匠心吴中”文化传承座谈会,围绕吴中民间工艺、文化与金融、艺术创新、人才培育等内容进行论道。
今年4月底、5月初,中国民协核雕专委会将在北京恭王府举办核雕晋京展,并将在全国开展巡回展出和交流活动。
宋水官大师和人民艺术网总监陈琼
·
中国民协核雕专委会的成立,搭建了一个全国性的核雕交流、研究平台,有利于核雕人才接受专家学者的指导、吴文化的滋养,促进核雕技艺提高、产业发展。专委会的成立与“核雕传承班”项目的签约、“手艺太湖、匠心吴中”文化传承座谈会的举办,有利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它们与核雕晋京展和全国巡回展出、交流活动一起,将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活起来、传下去,留住“乡愁”。
合影
附一、活动背景:
核雕是我国传承千年的优秀民间工艺。高手们化腐朽为神奇,以精美的图画、动人的故事和美好的寓意,赋予果核独特的灵气和艺术价值。明清时期,精湛而玲珑多巧的核雕已被人们争相佩带、收藏,出现了“凡文人必手持折扇,有折扇必有核雕扇坠”的盛况,也催生了众多核雕名家,工艺水平和艺术境界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准,明末魏学洢《核舟记》描述的王叔远所作核舟“东坡游赤壁”,就是一件构思精巧、刻画细致、形象逼真的作品。
核雕技艺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。目前,全国核雕从业人员约8000人,形成众多核雕流派,如精致的江苏苏州舟山苏派核雕,飘逸的浙江东阳派、质朴的河北廊坊派,还有以桃核雕为主的山东潍坊派、将素描方面搬上核雕的辽宁沈阳派等。
全国各大流派中,苏派核雕无论从业人数还是产业规模都最为突出,苏州因之成为全国的核雕中心,舟山村也成为了橄榄核的“第二故乡”。全区聚集起5000多人从事核雕工作,成立的核雕工作室多达800多个,涌现出一大批精品力作。其中宋水官的核舟《乘风破浪》、陆小琴的核雕《二十四孝》和许忠英的核雕《十二花神》,先后荣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“山花奖”。须培金、钟秀琴、宋梅英、夏栋、承莉君、朱晓龙、金云玲、殷毅军等一批核雕艺人的作品,在全国各类工艺美术参展参评中同样摘金夺银,获得的金奖就超过百项。目前,舟山这个以“核雕”闻名的小山村,已获得“中国商旅文产业示范村”“中国特色商业街区”等国家级荣誉称号,她的命运已紧紧与核雕联系在一起,被称为“舟山核雕村”。
文化是民族的血脉,人民的精神家园。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,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,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,就要传承和发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,各级党委和政府更加自觉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,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创新、卓有成效的工作。今年1月,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更联合印发了《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》,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。中国民协核雕专业委员会成立和“核雕传承班”项目的签约、“手艺太湖、匠心吴中”文化传承座谈会的举办,以及即将开展的核雕晋京展和全国巡回展出、交流活动一起,是迅速落实这一意见和执行党中央精神的有力举措,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带了个好头。